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 亚星官方网站 > 成功案例

亚星·(中国)官方网站财富传承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5-03-17 02:55点击次数:
 亚星·(中国)官方网站财富传承的智慧40多年来,资管行业从无到有,已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实体经济和财富传承密切相关。其不断发展的进程,也是金融机构不断市场化和转型升级、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不断提升、金融理念不断迭代的过程。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框架性法律的起草人、修订人,蔡概还是我国资管行业发展变迁的亲历者,深度参与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慈善信

  亚星·(中国)官方网站财富传承的智慧40多年来,资管行业从无到有,已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实体经济和财富传承密切相关。其不断发展的进程,也是金融机构不断市场化和转型升级、金融市场广度深度不断提升、金融理念不断迭代的过程。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框架性法律的起草人、修订人,蔡概还是我国资管行业发展变迁的亲历者,深度参与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慈善信托等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日前,他将近三十年从业思考结集成册,出版了《资产管理与财富传承》一书。

  蔡概还:《资产管理与财富传承》是我的第一本书,共有十章,尝试阐述资产管理与财富传承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原理。第一章从资产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开展资管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得出“资产隔离是资管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这一结论。第二章介绍当前实现资产隔离的三种法律工具,即信托、特殊公司和有限合伙。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资产隔离工具在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和家族财富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于投资基金时,体现为信托型基金、公司型基金和有限合伙型基金;应用于资产证券化时,主要是特殊目的信托和特殊目的公司;应用于家族财富管理时,主要体现为家族信托。在该章,我归纳了家族信托资产隔离效果被击穿的各类情形;同时,按照人生的不同成长阶段,由年幼及年老,列举了家族信托能够帮助家族委托人解决的24个痛点,这也是书中的亮点。第六章介绍我国的信托法律制度,回顾了我国信托立法过程和主要争议,其亮点是收集了当今世界40多种信托分类。第七章介绍我国的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回顾了我国投资基金立法过程和主要争议,其亮点是以“受托人职能分解说”阐释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的关系,清晰解释了托管和保管的关系。第八章介绍资产管理应当普遍遵循的信义义务,其亮点是分析了信义义务的违背与职责承担,并对资产管理人如何履职尽责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九章介绍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其亮点是列举了资管业务可能面临的17种风险,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资管业务风险管理的36种措施,即“资管风控三十六计”。最后一章即第十章,介绍了资产管理与社会公益,申明公益慈善是资产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其亮点是介绍了慈善信托的7大类型。

  其一,希望大家在富起来后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管好财富,用好财富。我们过去并不富裕,资产管理和财富传承出现了断层,或者说这方面的经验较少,何谈具体做法。随着社会和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手中有了渐多的钱财,富了以后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资产的最佳管理和处分,让财富发挥它的最佳效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二,希望家族财富能得到较好的传承,包括物质传承和精神传承。家族财富来之不易,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而比创富更加艰难的是财富的守护和传承。《家族财富》一书中指出,“如果你希望拥有财富,并且实现财富的跨代传承,你就必须做一些非凡的事情。”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如何让家族财富历经万千世事、承受时代变迁而仍能殷及家族后人,需要穿越时光的远见和智慧,更需要合理的规划、优选的制度和法制的保障。我希望该书的一些观点,能够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帮助。

  《金融时报》记者:您在书中提到,“资产隔离对资产管理制度安排而言最为关键,是资产管理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这句话?资产隔离又有何实现途径?

  那么,什么是资产隔离呢?所谓资产隔离,主要是指交由资产管理人管理的财产,要和财产所有人的自有财产、资产管理人的自有财产、受益对象的自有财产,均实现法律上的分离,并分别记账、分别管理。具体而言,资产隔离包括正向资产分隔、反向资产分隔和内部资产分隔。其中,正向资产分隔是指资管财产有别于资管当事人的固有财产,资管当事人的债权人通常不得对资管财产主张权利,其目的主要是保护资管财产免受资管当事人的债权人的追索;反向资产分隔是指资管财产不属于资产管理人的固有财产,因资管财产管理产生的债务,不得向资产管理人的固有财产进行追偿,其目的主要是保护资产管理人的固有财产免受资管财产的债权人追索;内部资产隔离,是指对每一笔资管财产都应当分别管理、分别记账,不同资管财产的债权债务不得混同,也不得相互抵销。

  为什么要作“资产隔离”的制度安排,我认为主要是财产所有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缺乏足够信任所致,不得已通过制度安排进行补足。没有资产隔离的资产管理,很可能会演变成庞氏骗局;没有资产隔离的财富传承,是走不远的传承。

  当前,资产隔离的重要性逐渐被世人认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我国的各类资产管理活动,都应当作资产隔离的前置安排。书中列举了三种资产隔离的法律工具,并具体说明了其在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和家族财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亚星·(中国)官方网站。就资管产品而言,其实质上均属于投资基金,而契约型基金则建立在信托法律关系之上。

  蔡概还:对于具体的案例,需要阅看全部卷宗和相关资料方能下定论。在书中,我将家族信托“资产隔离”安排可能被击穿的情形进行了罗列,主要包括:一是家族信托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此时,信托不复存在,其资产隔离安排当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是家族信托有效或部分有效的情形。此时比较复杂,家族信托虽然有效或者部分有效,但在以下情形中,家族信托资产隔离仍存在被击穿的风险:(1)设立家族信托前,家族信托财产已经存在权利负担,而相关债权人对该家族信托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的。(2)设立家族信托时,委托人保留权利过多。主要包括:一是委托人保留一定年限或者随时可撤销信托的权利;二是委托人有权更换受益人或者变更受益份额比例;三是委托人有权修改家族信托文件的重要条款等。实务中,委托人自己没有保留权利,但家族信托保护人有上述权利,且家族信托保护人由委托人担任或者不由委托人担任但受委托人控制,此时家族信托也有被击穿的风险。(3)有足够证据证明信托财产及其收益最终回流至委托人手中,信托受益人只是名义上的受益人,委托人成为实质受益人等。

  《金融时报》记者:您在书中提到,信托制度有两大制度精髓,一个是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即信托具有资产隔离功能),另一个就是受托人的信义义务。什么是信义义务?

  蔡概还:通俗地说,信义义务就是要求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要和管理自己的财产一样尽心尽力,在任何时候都要为客户的最佳利益服务。对此,我国《信托法》也规定了信义义务的相关内容,明确受托人应当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具体包括亲自管理义务、谨慎管理义务、分别管理义务、有效管理义务、公平对待义务、保存记录义务等。

  从境外资产管理实践来看,受托人履行信义义务,是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打破刚性兑付是建立在“卖者尽责”基础之上的,只有卖者尽责,买者才能自负。也就是说,只有受托人履行了信义义务,信托财产发生损失时才由投资人风险自担。如果受托人未能有效履行信义义务,造成信托财产损失的,受托人应当以其固有财产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从发展趋势看,对受托人信义义务的原则要求,不再限于信托活动本身,已经推广至整个资管行业,成为资产管理应当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任何资产管理活动均不得以任何名义排除信义义务的底线。

  蔡概还:当资管财产出现损失时存在以下两种处理结果:一是资产管理人已尽责,此时投资者风险自担。无论是根据法律规定,还是一般的投资理念,资产管理人尽责时,风险由投资者自担。资产管理人在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后,对投资人的支付义务仅限于资管财产的范围,而不应及于其固有财产。如果资产管理人已经尽责,但仍然向投资人刚性兑付,这就违反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将面临相关处罚。二是资产管理人未尽责,此时以其固有财产承担赔偿责任。资产管理人未尽责时,应当以其固有财产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亚星·(中国)官方网站。对此,既不能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就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向投资者赔付,也不能认为向投资者赔付就是违反了打破刚兑的规定。

  以上职责承担的逻辑,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资产管理人的赔偿责任是基于其有过错,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的有无是最终确定资产管理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关键。

  《金融时报》记者:正确的财富观应该是什么?《资产管理与财富传承》一书中又传递出哪些更好实现财富传承的积极信号?

  蔡概还:要想办法发挥财富的最佳效能。对此,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能让财富害人。我认为有了一定财富之后,“不会管理,财会得病”,甚至是“不会理财,财会伤人”。现实生活中因为财富多了吃喝嫖赌、家破人亡的事例不胜枚举。二是要让日子过得更好。利用财富改善我们的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培育优秀的下一代。三是满足更多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是用多余的钱财开展公益慈善,这是财富管理和传承的最高境界,也是让财富发挥最佳效能的最理想方式。

  当前,人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慈善捐赠,二是慈善信托。人们做好事时,可以选择慈善捐赠,也可以选择慈善信托。我认为,慈善信托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途径和方式,应当与慈善捐赠一起,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未来,慈善信托作为我国慈善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亚星·(中国)官方网站,将助推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不断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编辑:小编)

客服热线:400-123-6789

公司传真:+86-123-6789

客服 QQ:1234567890

办公邮箱:admin@whcjfkj.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亚星·(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3 亚星·(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鄂ICP备12010044号-1

  • 扫描关注公众号

  • 扫描进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