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中国)官方网站六安市人民政府2022年,是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双下降”趋势,同比下降69%和71%,为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年度,未发生重较大以上事故。下面,我将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改革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和情况通报。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六安市应急管理局对各位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给予的关心关注与帮助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2022年,是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双下降”趋势,同比下降69%和71%,为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年度,未发生重较大以上事故。下面,我将2022年全市应急管理改革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和情况通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应急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抓好应急管理工作,是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贡献安全力量的现实需要。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习总多次对应急管理工作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批示,深刻论述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应急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实现应急管理跨越式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我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一)履职报告制度压紧压实责任。确定了各县区和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凡是发生2起以上亡人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县区和行业领域监管部门,需向市安委会进行述职。特别是在国庆和党的二十大期间“一案一查一通报”压实党政领导责任。
(二)暗访曝光制度推进隐患治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暗查暗访,通过媒体连续在市安委会全体会议上曝光,将曝光视频原汁原味交办县区政府,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进行二轮曝光,倒逼县区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治理。
(三)“服务式”执法创新安全监管手段。实行“首查服务提醒、再查警告警示、三查依法查处”的“服务式”执法,对企业开展专家会诊帮扶等工作。对整改不力、问题屡犯的,严厉处罚。对规上企业开展指导帮扶亚星,对小微企业进行巡查提醒,创新开展“6+8”门店商户的“承诺”活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
(一)以规则为约堵紧监管盲区。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来自于制度的完善和各项措施的落实。随着应急管理改革的深入,市安委会办公室积极与省安委会办公室进行沟通,并对照上级文件修订《六安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形成体系相对完善、职责较为明确《六安市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合法性审查,7月4日市委五届四十五次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规定》实施后,“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在新的文件的指导下有了更为严格的落实——针对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和新行业新业态新领域,确定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针对六安地方特点,尊重现实管理、比照历史管理、业态相近管理,消除了外卖、平台经济、网约车、哈喽单车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监管空白,对于上级职责已明确,但在市级尚有争议的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和单位“三定”方案的规定,结合实际进行了明确。对于上级未明确规定,但在市级需要明确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及新兴业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相近和“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的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还明确了属地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划分,要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指导督促行政区域内的工业园区和乡镇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工作;对于本规定外的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确定监督管理部门,确保属地范围内无安全生产监管盲区和空白。《规定》进一步厘清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形成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与时俱进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和漏洞亚星。《规定》的出台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安全发展,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措施为纲补齐工作短板。根据4月2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提出的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硬措施”以及4月13日《安徽省安委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工作举措》,六安市安委办结合六安实际,牵头拟定了《六安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重点任务清单》,细化了共计72条具体措施。“十五条”硬措施针对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隐患,对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以往管用举措和近年来针对新情况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中提炼出安全生产细化措施。这些措施有的是以往反复强调过而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认真落实的,需要重申;有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需要固化;有的是专门应对新风险、破解新难题的,需要推广。这些措施贯彻了习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直击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短板,对于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主要体现了突出责任落实、突出督查检查、突出治理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源头治理、突出严格执法五方面重点。制定出台十五条措施,是近年来继《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中央重要文件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部署之后,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综合性举措,每一条都很实很细很具体,有深度有硬度,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迫切之需。
十五条措施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办法。一是针对项目“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等问题,明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严把项目审批安全关,高危项目不得以集中审批为名降低安全门槛,牢牢守住安全红线。二是针对近期交通、建筑、矿山等领域事故暴露出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等违法行为和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要求严格资质管理,坚持“谁的资质谁负责、挂谁的牌子谁负责”,对发生事故的严格追究资质方的责任,遏制出借资质、无序扩张;生产经营单位要将接受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危险岗位要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合格的不能上岗,但不能以安全生产为名辞退农民工。三是针对一些地方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安全监管执法队伍“人少质弱”摊薄弱化等情况要求各地按照不同安全风险等级企业数量,配齐建强市县两级监管执法队伍,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强领导班子、充实专业干部、培养执法骨干力量,加强专业执法装备配备,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尽快提高执法专业能力和保障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十五条硬措施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体现了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为切实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我市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和会商研判机制,明确各类自然灾害会商研判牵头单位、开展条件、研判内容、落实措施,落实有预警必会商必响应,及早部署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针对我市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多轮强降雨、干旱、台风“梅花”等天气情况预警,共计召开会商研判会议14次,根据不同预警信息,组织自然资源、住建、交通亚星、农业农村、水利、、气象、淠史杭总局等部门分析研判形势,每次会商研判后,市防办、市减灾办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向各县区和防指成员单位发送工作提示信息,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强降雨、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防范。根据灾害影响情况,及时跟踪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统计汇总防汛救灾工作动态,把各地好的做法、经验进行通报,进一步调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各项工作。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市应急局积极发挥应急管理“保健性工程”作用,立足本职、统筹兼顾,加快转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新格局。
2022年3月,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对标长三角一体化改革安排,为进一步加强市本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确保事故定性准确,找准责任关键点追究问责,我局牵头负责市本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机制改革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依据现行国家、省有关规定,我局专题向省应急厅进行汇报,参照省级对重大事故调查程序等,草拟了《六安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若干规定(试行)》。经充分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于3月18日经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若干规定中明确,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市政府调查组可以针对性地做出调整,由应急部门牵头,加N个相关部门(公安、工会、纪委监委机关、检察机关等)共同开展调查,应用范围广,灵活易推广。机制实施以来,市本级已对2起事故组织开展调查,进一步提高了调查效率,充分发挥了行业领域主管部门专业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明确细化事故调查重点环节,对处理标准统一提出原则性要求,我局牵头起草了《六安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南(试行)》,配套《六安市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若干规定(试行)》施行,并于6月24日组织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培训暨座谈会,指导有关单位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今后,在事故调查中,联合调查组将提前介入理念引入事故调查中,市安委办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组织相关部门赶赴事发现场,了解现场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原本信息滞后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够近距离感受事故的残酷,设身处地地为事故死伤者考虑,提高对事故预防工作重视程度,从源头上推动事故预防工作开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开展事故评估“回头看”,促属地政府和部门在事故发生后15日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警示,通报事故经过和初步核查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举一反三。贯彻落实“八号检察建议”精神,市安委办(应急局)联合市检察院对2021年度26起高坠事故查处情况进行评估“回头看”,重点抽查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批复建议落实、追究刑事(治安)责任等情况,向县区通报反馈发现的问题,确保行刑衔接等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六安市应急局紧抓应急预案“平时指导应急准备,战时指挥应急救援”的作用,以预案体系建设提升各级各部门协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2022年4月2日,市安委办印发《关于修编市相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新增了《六安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三个预案为市级政府专项预案。目前,全市已修编完成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12个,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8个,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类专项预案4个。市应急局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统筹调度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督促监管企业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提供指导。同时通过日常通报、年度考核、执法检查等多种手段对企业预案进行监督管理。目前,全市共有3740家企业在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填报预案,预案演练率达98%。
乡镇作为防汛抢险的前沿阵地,对落实防汛抗旱工作部署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应在当下,急在日常”的作用,市防办、市应急局及时组织开展全市防汛抗旱重点乡镇分类工作,明确了118个防汛重点乡镇,推动落实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指挥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防办主任,确定相对固定的防办工作人员,并对人员名册进行备案。充分发挥乡镇在防范化解灾害风险“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市防办、市应急局认真谋划部署预案试点编制工作,及时印发工作通知,指导县区落实乡镇选取要求,明确编制责任、修订重点和时间进度要求,统筹推进乡级预案试点编制工作,在全市每个县区选择1个防汛抗旱任务重的乡镇开展防汛抗旱预案试点编制,通过先行试点形成范本全市推广,完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基层防范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防汛重点乡镇的应急队伍和人员名册的台账,落实乡镇应急队伍7630人,落实重要堤防群众性巡堤查险人员2.72万人,并随机进行了督导检查;制定了乡镇重点防汛物资储备品种清单及数量,落实应急抢险物资装备储备要求,并对队伍、物资准备情况随机进行督导检查,夯实基层防汛抢险力量建设。为充分发挥乡镇在防范化解灾害风险“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市防办、市应急局认真谋划部署预案试点编制工作,及时印发工作通知,明确选取要求、编制责任、修订重点和时间进度要求,统筹推进乡级预案试点编制工作,在全市每个县区选择1个防汛抗旱任务重的乡镇开展防汛抗旱预案试点编制,通过先行试点形成示范文本全市推广,完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基层防范应对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